|
公益項目
一、安筑計劃 (一)項目宗旨 安筑計劃,旨在關注鄉村、關注民生、參與社會實踐,擬對我國各地鄉村原生建筑的典型結構形式和抗震情況作一定的普查,撰寫的調研報告,并結合現狀及發展需求進行改造等實踐活動,以幫助農村房屋抗震性能的提高,為鄉村建筑注入新的活力。 (二)項目類型 1、鄉村建筑的調研 當地的地理、氣候、人口、經濟等基本情況的調查; 當地民居及公共建筑常用的結構形式、建筑材料、建造成本、修繕情況、抗風抗震能力等情況的分類調查; 2、建筑改造等實踐活動 結合鄉村現狀及發展需求,提出包括抗震性能評價、存在問題、適應當地經濟條件和施工能力的加固改造對策等,為城市化進程中的鄉村重燃新生提供助力。 2014年10月21日,“安筑”大學生鄉村原生建筑抗震情況調查有獎征文活動正式啟動。 2015年4月30日,由RBS定向公益基金(簡稱RBSf)發起的2014-2015年度“安筑計劃”大學生鄉村原生建筑抗震 情況調查有獎征文的評選工作落下帷幕。共評出特等獎1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4項,以及鼓勵獎11項。 二、柏濟計劃 (一)項目宗旨 柏濟(Practice)計劃致力于向建筑工程相關行業的杰出青年學子提供經濟和社會幫助,支持他們完成自身成長,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促進他們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 (二)項目類型 柏濟(Practice)計劃包括獎助學金項目和暑假實習項目: 1、RBSf-柏濟 獎助學金項目(RBSf-Practice Scolarship)項目擬捐助清華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東南大學、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各大建筑院校的建筑工程相關專業全日制大學本科一年級貧困新生。 2、RBSf-柏濟 暑假實習項目(RBSf-Practice Public Education Base)項目與國內各大建筑工程專業學校聯合設立“RBSf-柏濟(Practice)公益實踐教育基地”,為學生提供暑期專業實習機會。 RBSf-柏濟(Practice)優等生獎勵計劃在清華大學、同濟大學、東南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浙江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成功啟動,同時圓滿舉辦了RBSf-定向公益基金結構講座以及2014年校園招聘推介會。 三、RBS講堂計劃 (一)項目宗旨 RBS講堂計劃,致力于建筑結構技術的傳播與交流。項目邀請國內外建筑結構設計領域有造詣的專家,將他們的專業技術、設計理念、科研成果分享給各界同行,推動建筑結構設計行業的前行。 (二)項目對象 主要針對建筑相關領域的高校學生、設計人員、施工管理人員。 (三)項目內容 1、針對高校學生、設計人員,邀請建筑相關設計領域中具有豐富經驗的高級工程師開設公益講堂,分享設計經驗及體會,促進專業交流,培育后進,提升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促進行業的發展; 2、針對設計人員、施工管理人員,開設抗震防災知識的公益講座,提升行業的抗震防災理念; 四、傳承計劃 (一)項目宗旨 傳?承計劃,以“傳播技術,承啟思想”為主旨,是建筑行業名人系列訪談節目的多媒體制作和傳播項目,致力于建筑工程相關行業的文化、技術、思想的傳承。 (二)項目內容 項目特別邀請建筑相關領域有造詣的國內外專家,以訪談交流的形式,實現自身從業經歷、人生感悟的分享,將前輩們的專業技術、設計理念傳承給大家,一代代發揚光大,讓新一代的建筑相關行業人員有更為開闊的眼界,重新審視自己所處的工作大環境,更清晰地意識到時代賦予的使命,從而喚醒自身更強的職業自豪感和社會責任感。
項目通過與網絡公眾平臺、視頻媒體網站、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等單位合作,采用多媒體手段,打造國內首家非盈利性質的建筑工程界名人訪談節目。
“傳承”公益訪談第一季自2015年4月開播以來,已陸續播出了錢稼茹、王彥深、包聯進、馮遠、張元坤、左晴、聶建國、 霍文營、張劍、王立長、劉鵬十一位結構工程師的訪談,在優酷視頻已收獲16萬多位觀眾點擊觀看,收獲粉絲數千人! 2016年6月14日開始,“傳播技術,承啟思想”(第二季)在優酷、騰訊視頻上映。本片以“傳承”為主題,致力于宣傳和發揚建筑行業的技術、思想和文化傳承。至今已經播出了何偉明、李志山、任慶英、丁潔明、大橋諭、陳雄、倪陽7位建筑行業專家訪談視頻,點擊率達9萬。 2016年7月,廣州市柏濟傳承工程技術服務中心與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合作采訪了北京多位院士大師,RBSf“傳承”(Ⅲ)共收錄了5位中國工程院院士、4位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以及1位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視頻訪談。 RBSf“傳承”(Ⅲ)——院士大師訪談錄以“在歷史的跨度中成就自我”為主題,希望能將院士、大師們的設計理念、專業經驗、優良傳統發揚光大,給中國新一代的建筑、結構設計師們提供更開闊的眼界,重新審視自己所處的工作大環境,更清晰地意識到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與理想!
五、職業培訓計劃 (一)項目宗旨 職業培訓計劃,致力于建筑相關行業的技術培訓,以提高從業人員的職業水平,提高設計施工的技術能力,以創造更優秀的建筑作品,實現社會資源的有效利用。 (二)項目對象 建筑相關行業的從業人員。 (三)項目內容 1、行業內相關規范、規程、標準的培訓; 2、行業新技術的發展及應用的普及教育; 國內外建筑行業精英人士來RBSf中心進行學術交流演講 |